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业农村 > 农技推广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09 22:22 来源:阳新县农业农村局

油菜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菌核病是阳新县油菜最主要的病害,常年偏重至大发生,已成为制约油菜产量的关键因素,各级农业部门和农户对防治油菜菌核病认识正在逐步提高,及时有效防控可以挽回不少的产量损失。

一、菌核病发生特点

1、危害损失大。在自然条件下,油菜菌核病病杆率一般为10-30%,严重田块达80%以上。病害不仅导致减产10-50%,还会使病株种子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3301-2018,菌核病5级发生程度造成油菜损失产量29.2%以上,我县菌核病常年发生程度在4级或5级,自然损失率很大。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程 度

1

2

3

4

5

白杆率(X%

1X10.0

10.0X20.0

20.0X30.0

30.0X40.0

X40.0

病情指数(I

0.5I5.0

5.0I10.0

10.0I20.0

20.0I25.0

I25.0

2、田间菌源多。我县油菜种植面积广,田间菌源广泛存在,特别是重茬油菜田块菌源量大;菌核病除危害油菜外,还危害白菜、红菜薹、莴苣等,病菌来源很广;秸秆还田大面积推广,造成菌源大量残留在田块。2020-2022年,每年2月下旬油菜田间子囊盘萌发数量平均5.8/2.1/2.3/㎡,并且旱地油菜明显多于水田油菜。每年菌源量充足。

3、油菜品种抗性较差。油菜品种多为优质高产杂交品种,对油菜菌核病抗性不强,也是每年油菜菌核病重发因素之一。

4、受气候影响大。菌核病是典型气候性病害,2020-2022年我县3月上旬降雨量分别是79.4mm37.9mm42.4mm3月中旬降雨量分别是0mm51.3mm53.4mm2020年油菜菌核病3级发生,局部4级,2021年和2022年油菜菌核病4级发生(偏重),局部5级发生(大发生)。我县此阶段常年降雨偏多,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菌核病发生侵染蔓延。

5、危害具有明显时间段。我县菌核病危害时期在2月下旬-4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上旬主要侵染叶片、花朵,是病菌扩展阶段,3月中旬-4月上旬侵染油菜茎秆,是影响产量重要阶段。因此,关键防控时间在2月下旬-3月上旬,之后防治效果甚微。

二、防控对策

1、农业防治。一是合理轮作,油菜菌核病的菌核在水浸条件下,30天后,菌核会大量死亡,所以提倡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减少菌源。二是合理密植。机械播种、人工播种用种量不宜过大;移栽油菜以每亩8000株为宜,控制田间密度,降低田间湿度。三是科学施肥。施足底肥,用好硼肥,增施有机肥,适时喷施叶面肥,提高油菜植株抗病能力。四是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第一次防治于初花期进行(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盛花期再防治一次。每亩可选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3043%腐霉利悬浮剂7045%异菌脲悬浮剂80-120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3、推行统防统治。引导统防统治组织实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服务,开展油菜“一促四防”,提高油菜统防统治覆盖率和防治效率,减少菌核病危害损失。(植保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