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名称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回复
索引号 000014349/2023-69004 发布日期 2023-09-20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文号 文件分类 综合政务 所属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回复

舒思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为促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局主要工作如下:

一、制定《阳新县“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湖北省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聚焦阳新县“十四五”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将数字农业发展规划纳入“数字乡村”三年(2023-2025年)发展规划并制定《阳新县“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二、积极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围绕我县“五个一”特色主导产业,聚焦水果、茶叶、中药材、蔬菜、优质稻米、食用油、水产、畜禽及畜禽产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培育电商企业和知名电商品牌,赋能产业价值升级。一是推动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数字化。对已建设的65.32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在全县粮油、蔬菜、柑橘、茶叶主产区和育苗基地,支持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具有自动感知、分析、判断的农业“四情一动”(苗情、灾情、虫情、墒情和农业活动)智慧监测点和溯源系统,构建“四情一动”一体化监测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活动的全面感知、风险预警、动态监控。二是推动农机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广智能智慧农机具,大力推进北斗农业领域应用,打造北斗农用场景,培育北斗农用市场,建设同步支持IPV6网络互联互通的农村5G网络,实现北斗+5G“一张网”农村全覆盖,提高农业耕、种、收、管全程监测服务能力,稳固农业数字经济“底盘”,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的融合应用。三是推动畜禽养殖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枫林、木港、陶港、浮屠等重点发展养殖业的镇,精准选择有能力的经营主体和养殖场,建设数字养殖场,对养殖场的各项指标开展实时感知、分析、管理,减少养殖场的疫病扩散风险和经济损失。四是推动水产养殖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1-2022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0余万元,在浮屠镇、陶港镇、兴国镇等11个镇区建成智能化渔业养殖管控示范基地23处,实现智能远程实时控制,提高渔业生产效率,降低养殖风险。将智能化渔业转型升级列入每年水产产业链项目建设重点,并争取申报建设国家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实施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阳新段45公里岸线禁捕水域的视频、无人机等前端监控设备建设和监控指挥调度平台建设。

三、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数字化

目前,我县数字农业示范主体有湖北新农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阳新县寿之乡家庭农场、寿光蔬菜、阳新湖蒿、山水湖乡情品牌等。一是择优推选湖北新农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阳新县寿之乡家庭农场申报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二是加大对数字化农技人员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培育力度,建立健全阳新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管理。4月20日组织各镇(区)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和镇(区)农经业务人员开展农业产业信息采集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记表信息统计培训,为我县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障。

四、积极谋划智慧三农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谋划阳新县“智慧三农”平台建设项目并列入世行贷款项目库中。拟定在2024-2025年投资1350万元,用于建设综合指挥大厅、智慧管理系统平台和智慧高标准农田建设1200亩,部署农业综合执行及病虫害监测前置设备等。我局高度重视阳新数字农业发展,多次联系阳新电信公司等第三方公司交流项目实施方案。6月27日专题听取阳新电信公司关于智慧三农信息平台实施方案汇报,并与设计单位详细交流阳新智慧三农信息平台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可行性以及预期效果。

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承办负责人:刘合仕   

承办责任人:宫红兵   

阳新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1日

提案原文: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41号)

理由与建议:我县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制度建设有待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亟需加强。我县实施“智慧阳新”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仅为1.348亿元,且主要为推进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平台支撑和应用体系建设,与农业农村无关。我县至今尚无明确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村庄,宽带服务性能未能满足智慧农业所需要的高质量、高速率,一些村庄连基本的4G网络都不稳定。

二是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科技人才缺乏。近些年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的专业科技人才素质不优,对农业发展的指导能力不足、指导意愿不强,进一步限制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

三是农业主体动力不足,数字技术采用意愿不强。从壮大农业到建强农业是一个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过程,但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一定的时间成本、信息成本和风险成本。我县农业主体多数为中小企业,对最新智慧农业科技信息了解不多、投入能力有限、转型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多重因素的制约使得农业主体普遍缺乏采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升级农业生产的动力和意愿。

为此建议:

一、加强智慧农业发展顶层设计,夯实组织保障。建议成立阳新县“智慧农业”推进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局、大数据局等单位参加。领导小组与专业智慧农业研究机构合作,尽快研究制定《阳新县“智慧农业”发展十年规划》;通过发行“智慧阳新”专项债,协调国开行、农发行、农行、湖北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支持的方式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推动以区块链溯源技术建设稻虾、柑橘、屯鸟等优质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以智慧农业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农业经济发展、数字生活公共服务。

二、创新数字科技人才汇聚路径,强化人才支撑。首先是摸排阳新籍数字科技、智慧农业领域从业者、研究者,推动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或提供合作机会;其次是寻求与省内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以我县优质农业产业条件推动相关研究机构在我县建立智慧农业示范点、工作站等;再次是把握时代风口,提前开启数字时代“抢人大战”,面向未来阳新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目标,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中持续向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倾斜。

三是完善农业主体信息服务模式,激发内生动力。首先要高频率组织我县农业主体前往典型的智慧农业企业、智慧农业装备或服务展览会、智慧农业发展成效突出的地方调研考察,了解智慧农业前沿发展模式和发展机会;其次由县农业农村局、大数据局等单位专人持续搜集整理国内外智慧农业装备和服务信息,定期推送给我县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再次是要优化农业奖补方式,对于申请涉农补贴的企业,将其在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投入情况纳入综合考量,优先给予奖补,激励农业企业加大数字科技投入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