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名称 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4349yxxrmzf/2023-00010 发布日期 2023-03-01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
文号 文件分类 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场区(管理处)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国有农场、管委会,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

《阳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阳新县委办公室

阳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3日


阳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全县旅游发展新格局,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省文旅厅《关于推荐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个百强县、五个示范县”目标,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融汇旅游要素,强化市场引领,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向全域化方向发展,全面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推进我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向全省旅游强县转变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以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抓手,积极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大力开发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主导,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为支撑,红色旅游、文化民俗旅游为辅助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华中地区优秀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力争全县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以上、3A级旅游景区10家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旅游接待人数达到8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以上,真正将我县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坚持“党委重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在规划布局、市场培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

——注重保护,集约开发。坚持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实现科学有序开发。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富民、惠民、乐民”的产业,形成“人人共享、人人共谋”的发展态势,正确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共同参与,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我县山水、历史、红色、民俗、宗教、建筑等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整合资源,融合共享。加强资源整合,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主客共享,提高经济效益。

四、工作任务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1.完善旅游规划体系。一是认真开展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组织民俗、文化、文物、旅游、宗教、党史、统计等方面的相关专家学者,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梳理全县旅游资源存量,理清旅游开发重点,为全县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规划编制。充分突出规划龙头地位,做好阳新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阳新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全县重点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以规划总揽全局,指导建设。加强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相关规划之间应相符合。

2.构建旅游产业新格局。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坚持“集中力量、分步实施、统筹协调”原则,有序推进全县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突出县城区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县城旅游集散中心,突出富河、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富河景观带、长江休闲带,突出仙岛湖、七峰山—父子山、网湖湿地、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仙岛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七峰山—父子山山地运动度假区、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龙港、洋港红色文化展示体验地,突出排市、木港、枫林等地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突显核心引领、轴带串联、组团联动,构建“一心两带五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3.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提升发展。加大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天空之城等景区的整合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以七峰山生态旅游区、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以枫林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军垦五夫生态园、南市渔歌景区、龙港金竹尖生态旅游区、三溪沁心园、网湖丰义花鸟世界等景区为重点,打造农旅融合示范景区;以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半壁山古战场旅游区等景区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景区;以枫林地心大峡谷、洋港百洞峡旅游区等景区为重点,打造洞穴观光、康体运动品牌景区。同时,推进三溪仙溪花廊景区、排市滴水涯旅游区等景区提档升级,打造阳新网红景区。

4.加快新兴旅游项目的建设步伐。按照差异化、特色化、体验化、精品化的产品开发建设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向市场推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新项目。加快推进仙岛湖欢乐岛、龙港界首桃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三溪仙云山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以主题化打造旅游大卖点和新的引爆点,为阳新旅游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振兴行动,以富池、兴国、龙港、王英、枫林、排市、荆头山等镇场区为重点,打造一批旅游特色小镇;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市旅游名村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以富池镇港下村、兴国镇南市村、王英镇高山村、王英镇新屋村、三溪镇姜福村、枫林镇坳上村等为重点的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区。鼓励和支持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积极开发农事采摘、花卉观赏、垂钓、特色民宿、民俗文化展示等乡村旅游项目,力争在全县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6.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是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全县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重点乡村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码头、旅游厕所、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形成多级联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实施旅游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实现景区、旅游交通干线、娱乐场所、广场公园、特色街区等旅游厕所全部达到优良标准,符合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三是完善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重点建设和完善全县通往各重点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等公路主干线、交叉路口、景区与国省道连接线道路入口处等位置的旅游交通指示牌,统一规范设计制作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牌、景区形象宣传牌、旅游导览图、解说牌,为游客提供全面周到的导向服务;四是加强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以旅游景区为重点,切实推进通信基站、通信线路、物联网以及旅游网站建设,进一步研发推广智慧交通、智慧导览、智慧营销、智慧信息服务等功能,打造阳新县智慧旅游中心和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

1.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思路,积极将阳新本地的山歌、传说、庙会、传统手工技艺等文化元素和基因转化为场景和故事,通过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创新,以阳新采茶戏为基底,以仙岛湖优美自然风光为背景,策划制作一台《印象阳新》大型实景山水演艺节目,打造阳新特色旅游演艺品牌。大力挖掘仙岛湖文化内涵,以骆宾王为缘起,开发仙岛湖诗词文化旅游IP,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诗画仙岛”主题游线和创意沉浸式夜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仙岛湖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2.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以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化为导向,以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阳新核心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农业,按照“生态抓基地、产品抓质量、旅游增效益”的要求,引导建设一批兼具生产示范、科普教育、农耕文化展示和休闲度假体验功能的休闲农庄、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促进旅游业与体育的融合。以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枫林地心大峡谷、排市滴水涯旅游区、洋港百洞峡旅游区等景区为重点,开展康体休闲、运动体验、赛事观赏、山野户外、体育节庆和民俗体育等活动,开发登山、划艇、漂流、定向、马拉松、飞拉达、山地越野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户外运动基地、健身绿道、登山步道、徒步骑行驿站、汽车营地等设施,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活动,切实打造一批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推进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4.促进旅游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按照“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部署要求,依托阳新县“百湖连江”、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健康管理、运动康体等产业,实现大旅游与大健康的紧密结合,打造“山水阳新•健康生活”康养休闲度假品牌。鼓励医疗、养老等行业进入景区,建设一批中医药保健、身体检查、养生护理、“候鸟”养老等特色健康旅游产品。

(三)完善旅游功能要素

1.发展特色美食。深入挖掘我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建成阳新县城区特色旅游步行街等餐饮街区,并定期举办“阳新烹饪大赛”等形式多样的餐饮竞赛活动。

2.提升住宿水平。合理发展星级酒店,规范发展经济型酒店,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民宿。支持商务酒店、青年旅社、自驾车露营地、乡村旅游客栈等建设,实现旅游住宿接待多元化。到2025年,全县宾馆饭店、乡村旅游点床位数达2万张以上。

3.完善交通网络。借助我县发达的高速公路,立足现有国省道交通干线,推进旅游公路网络提质增效升级。大力实施G351、G106、S356、S357、S358、S315、S413、S203等国省道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沿江大道建设,打造覆盖全县的旅游干线交通网络,实现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通二级及以上等级旅游公路、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通等级旅游公路的发展目标。同时,按照功能齐全,规模适中,服务规范要求,积极支持境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成复合型旅游服务区,扎实推进国省道服务区、交通驿站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功能和质量,加快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4.提高旅行社经营水平。规范旅行社运营机制,培育2家3A级以上旅行社。加大导游人员培训力度,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在职参加导游资格证培训与考试,在假期、周末等时间兼职从事导游服务,提升我县导游服务总体水平。

5.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按照“大旅游购物”的思路,开发形成和推广销售具阳新特色的仙岛湖银鱼、太子豆腐、阳新湖蒿、阳新屯鸟、山茶油、油面、折子粉、茶叶等旅游商品。加强旅游购物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市场。充分依托阳新布贴、采茶戏等非遗资源优势,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聘请专家团队创意设计我县文创产品,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6.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进力度,努力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策划、市场营销、导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强与湖北师范大学、省旅游学校、阳新职业教育中心、黄石第一技工学校等省内高等院校和中专、中职学校的合作,通过开设旅游专业课程,举办培训班、专业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创业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素质,切实提升我县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下、玩得好。

(四)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1.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重大旅游节会活动,扩大阳新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大力拓展户外广告宣传,在公路、码头、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设立大型旅游公益宣传广告。加强旅游行业整体联动,积极开展旅游精品线路踩点踩线、旅游专场推介会、旅游品牌评选、旅游形象宣传广告语征集、旅游形象大使选拔等活动,浓墨重彩地宣传我县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切实提升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认真抓好宣传基础工作。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即“编印一本旅游画册、编制一张全域旅游地图、开通一个微信(博)、建设一个网站、拍摄一部旅游宣传片、创作一首歌”。在城区规划中设置阳新旅游公益广告宣传区,在车站、交通主干线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重要的公共场所免费发布阳新旅游公益形象广告,并纳入相关市政设施建设规划。

3.着力办好节庆活动。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方式,着力举办十大品牌节庆活动,按照“保留继承一批、创新策划一批”的原则,继续举办好富池“三月三”庙会、排市油菜花节、阳新县新春文化节、“仙岛红”茶文化旅游度假节、天空之城“七夕爱情文化节”、阳新莲花湖龙舟大赛等六大传统节事活动,谋划组织七峰山樱花节、荆头山柑橘节、网湖丰义花鸟世界蓝莓节和三溪沁心园红枫节,努力办出特色,扩大影响,打造我县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4.完善旅游营销网络。立足武汉城市圈等主要客源市场,积极开拓珠三角、长三角等新市场,加大客源地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力度,推行全县旅游一卡通,打造全县“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精品线路,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国内各省市的营销大网络。

(五)推进旅游机制创新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各项工作。同时,建立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推进工作,及时破解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对镇场区和县直单位履职尽责绩效考核和检查督办内容。

2.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县各类旅游资源,以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遵循推进重点旅游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完善旅游项目审批制度,杜绝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用地保障,出台重大旅游项目用地支持政策。创新旅游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运营管理。

3.完善综合执法机制。由县文旅局牵头,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涉旅单位参与联合执法,形成沟通顺畅、监管有效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服务和监管,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4.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县旅游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形成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申报阶段(2022年3月)

成立申报工作专班,严格按照省文旅厅《关于推荐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完成申报工作,按时提交各项申报材料。

(二)宣传动员阶段(2022年4月—11月)

深入调查摸底,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电视等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全民参与。

(三)全面创建阶段(2022年12月—2024年9月)

各部门及旅游行业单位,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四)迎检验收阶段(2024年10月—2024年12月)

县直有关单位要充分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迎接由省文旅厅组织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考核组对创建工作进行验收评定。

(五)巩固提升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0月)

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积极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强化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后续工作,切实提高我县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将阳新打造成华中地区优秀的旅游目的地,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六、工作要求

(一)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及时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专项奖励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人、财、物、用地等积极向旅游业倾斜。各类涉农、文化、水利、交通等扶持资金要优先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项目。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企业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企业贷款贴息支持政策,对符合我县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资金。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重点用于全县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修编、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行业管理、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等。

(二)明确责任目标,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

(三)加强督促检查,突出整改落实。强化工作调度及督查推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开展调度、督查工作,定期通报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各责任单位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四)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相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明确专人负责,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反映工作情况和动态。同时要通过省市县等主要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等,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亮点、经验和典型,共同营造全民参与,共创共建,共促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1.阳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阳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
Baidu
map